|
|
行业资讯 | ||
![]() | ||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一行探访西双版纳生态友好试点项目村寨 | ||
![]() | ||
![]() | ||
2022年11月17日,深圳公益学院学员一行,前往景洪市倒淌箐村、南满河村开始为期一天的生态发展乡村振兴探访研学活动。 生态研学,助力乡村振兴 倒淌箐村、南满河村原本位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迁出后,农田和林地都受到了很多制约,近年来橡胶价格的接连下跌直接影响了村民们的收入。而紧邻自然保护区的村寨,还时常受到象群的强烈干扰,大象造访吃掉或毁坏村民辛苦种植一年的玉米和水稻,为村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IFAW云南代表处负责人曹大藩介绍亚洲象、雨林与村民之间的关系 为了提升当地村寨经济收入,缓解因亚洲象活动造成生产发展困难, 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合作,在倒淌箐、南满河村开展生态友好型社区生计发展项目。希望通过蜜蜂养殖、果树替代种植、消碳庄园建设等方式,减少村民对保护区及森林的依赖,拓宽村民收入来源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当地自然生态资源。 基金会项目负责人王香又向学员们介绍项目内容 对项目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学员们在讲师们和村民的引领下,深入村寨,参观倒淌箐村消碳庄园中的替代种植果园、光伏发电板等设施。 村民王少宽介绍社区光伏发电设施 随着项目的推进,村民们除了收入增加以外,观念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过去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现在对野生动物安全防范意识的不断提升,村民们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摸索,如何能更好的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提高经济收入。
“我们不懂碳是什么,一开始听说有企业要来我们这儿做消碳庄园,还以为我们这儿新发现了什么矿产,我们就要发财了,后来专家、老师讲解后,我们才明白,消碳是通过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方式减少碳排放,而碳排放少了,我们的环境也会变得更好,我们村子生产的农作物、蜂蜜这些,就是‘零碳’产品,既能增加收入,我们也留住了眼前的青山绿水。” 村民张江美分享项目带来的收获 耳闻不如眼见,眼见不如实践,在南满河村,学员们体验了养蜂项目的整个过程,在经验丰富的村民指导下,亲自动手清理蜂箱,为下一季蜜蜂筑巢做好准备工作。 村民为学员示范如何清理蜂箱 有了蜂蜜,自然要有销路,为了让村民们科学、放心的发展养蜂,项目合作方滇云蜜语企业除了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外,每年也会回收村民采集的蜂蜜,企业代表为学员们介绍了投资理念与合作情况。 滇云蜜语企业代表分享投资理念 走访实践结束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人民慕课乡村振兴学院首席农业科学家沈佐锐为学员们讲授了《构建合理的热带农业综合体、科学设计乡村振兴项目》课程。 沈教授谈乡村振兴 夜幕降临,学员与村民们围着篝火,在悠扬的三弦声与欢笑声中载歌载舞,公益是一座桥梁,连接了来自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学员与生活在版纳村寨的村民,期待学员们在脑海中镌刻美丽的青山绿水,留下希望的种子,共同助力乡村可持续绿色发展,与基金会、村民一起,构建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生态家园。 点燃友谊之火 | ||
copy right@2022-2023 技术支持:杭州传善科技 |
备案号:滇ICP备14000876号-3 |
![]() |
copy right@2022 技术支持:杭州传善科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