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资讯 | ||
![]() | ||
橡胶林里的植树人——腾讯公益真探再访雨林修复 | ||
![]() | ||
![]() | ||
2022年8月中旬,两位来自北京的腾讯公益真探董珂、李非凡相继抵达西双版纳,深入基金会“雨林修复”项目地基诺山,体验村民的日常真实生活,探访基诺山修复雨林的植树人。 距离上次腾讯公益真探来访不足一月,董珂、李非凡早在到达版纳前就做好功课,对于之前真探来访时所关心的基金会资金流向、账目问题,此次的两位真探并未过多关注,而是直奔“雨林修复”的项目地基诺山。
在基金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两位侦探顶着烈日,连续走访了基诺山修复林地、基金会苗圃基地、巴飘寨旧址、新巴飘村以及巴朵村。 在基诺山,真探不仅检验了挂着认领树牌的林地,还看到了个头矮小却年代久远的老树茶,在亲自参与了割胶、采茶、织布等基诺族村民的日常生活后,侦探们默契的将视线放在“雨林修复”的实际受益人——参加项目的村民身上。 判断一个公益项目成效如何,可以看评估、看实地、看报告,但项目是否被村民们打从心底认可,还得看村民们怎么说。在刀三家的茶室里,巴飘村民刀三、塞包、车白、阿龙,向真探们娓娓道来近些年的生活变化。 橡胶是基诺山大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割胶却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不仅凌晨就要上山劳作,黑夜里长时间戴着头灯割胶也会影响视力,然而即便非常辛苦,但自从2003年后橡胶价格下跌,村民们也时常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刀三给真探们分享了他过去的创业经历,从一天挣50块钱的快餐店,到后来的卖茶叶蜂蜜、经营农家乐,小布姐也谈起了从在北京打工到后来回村结婚成家,从生活捉襟见肘到后来盖新房,买汽车的故事。
虽然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但共同的是,大家的生活,因为雨林修复和雨林生态旅游的带动,都渐渐好了起来。 雨林修复,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北京的真探,贵州的小编,和历代生活在基诺山的村民,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职业,但却因为雨林修复这个共同的目标,汇聚在了一起。
为了更加融入村民的生活,在探访结束,真探李非凡留在了小布姐家,帮着小布姐一起除草、挂树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退胶还林。 也许这段特别的经历,会给非凡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基诺山的质朴纯粹会与自幼在北京出身长大的非凡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也许之后会有更多朋友,通过真探的讲述,了解到西双版纳和雨林修复,加入我们,一起成为橡胶林中的“植树人”。
让我们一起期待后续非凡和董珂的故事。 | ||
copy right@2022-2023 技术支持:杭州传善科技 |
备案号:滇ICP备14000876号-3 |
![]() |
copy right@2022 技术支持:杭州传善科技 | |